前沿技术习题二
计算机前沿技术第二次测验
单选题(共10题,每题2分)
1. 以下哪项不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?
- A. 图像识别
- B. 搜索引擎
- C. 温度计
- D. 智能客服
答案:C
2. 以下哪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之父?
- A. 图灵
- B. 赫布
- C. 约翰·麦卡锡
- D. 马尔科夫
答案:A/C ???
3. 联结主义模型训练时最常用的优化方法是?
- A. 梯度下降
- B. 遗传算法
- C. 线性规划
- D. 穷举法
答案:A
4. 符号主义方法所使用的推理方式主要包括?
- A. 模糊推理
- B. 模拟推理
- C. 演绎推理
- D. 强化推理
答案:C
5. 行为主义方法代表性的系统是?
- A. 图灵测试
- B. 感知器
- C. 行为树
- D. Braitenberg车辆
答案:D
6. 以下哪个不是深度学习的特点?
- A. 多层结构
- B. 自动特征提取
- C. 需要小样本数据
- D. 参数众多
答案:C
7. Transformer模型最初用于哪个任务?
- A. 图像识别
- B. 自动驾驶
- C. 机器翻译
- D. 游戏对战
答案:C
8. 强化学习中智能体通过什么与环境交互?
- A. 模型
- B. 策略
- C. 观察
- D. 特征
答案:B
9. 知识图谱的表示形式主要是?
- A. XML结构
- B. 树形结构
- C. 图结构
- D. 向量结构
答案:C
10. 以下哪个不属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?
- A. 可解释性增强
- B. 多模态融合
- C. 专家系统回潮
- D. 通用人工智能探索
答案:C
多选题(共5题,每题4分)
11. 以下哪些属于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?
- A. 智能翻译
- B. 无人驾驶
- C. 人脸识别
- D. 占星术
- E. 智能推荐
答案:A、B、C、E
12. 以下哪些是深度学习常用的神经网络结构?
- A. 卷积神经网络
- B. 决策树
- C. 循环神经网络
- D. 自注意力网络
- E. 感知器
答案:A、C、D
13. 知识图谱中常见的三元组结构包含?
- A. 实体
- B. 属性
- C. 关系
- D. 主题
- E. 语义
答案:A、B、C
14. 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?
- A. 算力提升
- B. 大数据
- C. 新算法
- D. 传感器精度下降
- E. 应用需求增长
答案:A、B、C、E
15. 强化学习中的核心组件包括?
- A. 环境
- B. 状态
- C. 动作
- D. 奖励
- E. 推理器
答案:A、B、C、D
判断题(共4题,每题2分)
16. 人工智能中的符号主义方法完全依赖数据驱动。
答案:错误
解析:符号主义方法主张通过显式公理和逻辑体系搭建系统,依赖演绎推理而非数据驱动。
17. 强化学习适用于需要自主决策的情境。
答案:正确
解析:强化学习通过策略与环境交互,适用于自动驾驶等需自主决策的场景。
18. 知识图谱只能用于自然语言处理。
答案:错误
解析:知识图谱源自语义网络和链接数据,应用涵盖语义搜索、数据整合等,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。
19. 深度学习的训练过程通常是可解释的。
答案:错误
解析:深度学习以多层参数和自动特征提取为特点,训练过程通常缺乏可解释性。
填空题(共3题,每题2分)
20. 深度学习通常需要使用▁结构以自动提取特征。
答案:多层神经网络
21. 强化学习中,▁函数用于评估动作的好坏。
答案:价值
22. 知识图谱通过▁对实体进行连接,形成语义网络。
答案:关系
简答题(共3题)
23. 简述联结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代表模型。(15分)
答案:
联结主义基本思想:
利用数学模型研究人类认知方法,通过神经元的连接机制实现人工智能。
代表模型
- 神经网络
- 支持向量机(SVM)
24. 请说明强化学习与监督学习的主要区别。(15分)
答案:
强化学习与监督学习的主要区别:
学习机制差异
1.监督学习
- 依赖标注数据(输入输出对)
- 通过教师提供的明确标签进行学习
2.强化学习
- 通过环境互动获得反馈
- 需要自主探索最优策略
反馈形式差异
1.监督学习
- 接收即时准确的目标输出
- 直接修正预测误差
2.强化学习
- 接收延迟的奖励信号
- 需处理奖励稀疏性问题
应用场景差异
1.监督学习
- 适用于静态数据模式识别
2.强化学习
- 适用于动态决策过程
- 典型案例:围棋对弈(如AlphaGo)
25.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?(16分)
答案:
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包括:
核心要素发展
- 数据、算力、算法三要素持续演进
关键技术方向
- 机器学习自动化(AutoML):实现算法选择、特征预处理与超参数设置自动化
- 分布式隐私保护:通过联邦学习技术打破数据孤岛,实现多机构联合建模
- 多学派方法融合:互补不同算法优势,提升综合性能
- 大规模无监督预训练:解决标注数据不足问题,挖掘无标签数据价值
- 因果学习方法:建立跨分布工作的因果模型,实现干预与反事实推断
- 可解释性AI(XAI):提升算法透明度,保障公平性、安全性及隐私性
硬件基础突破
- GPU等并行计算芯片加速数据处理效率
-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算力瓶颈,实现指数级增长
- GPU与传统CPU运算速度差距最高达近七十倍
前沿技术习题二
https://martin666.site/2025/06/10/前沿技术习题二/